歐洲重要紀事:中世紀中期 [ 西元1000—1300年 ]

Posted on

Posted in 書籍閱讀, 歐洲重要紀事

 

第一次十字軍東征的安條克之圍出自中世紀的泥金裝飾手抄本

 

「中世紀」起始於西元476年「西羅馬帝國」滅亡,終止於西元1453年「東羅馬帝國」滅亡。教會力量占絕對統治地位而日顯腐敗。

  • 「東羅馬帝國」後世普遍稱其為「拜占庭帝國」,存續於西元395—1453年。西元1453年,「鄂圖曼帝國」攻陷其首都「君士坦丁堡」,末代皇帝「君士坦丁十一世」在巷戰中殉國。

二、中世紀中期(西元約1000—約1300年)

  • 隨著政治結構穩定,各種制度發展至高峰、宗教名義號召下抵禦侵略者、產出大量精彩的文化藝術。
  • 西元1051年:「東西教會大分裂」肇因於以「羅馬」為首的西方教會和以「君士坦丁堡」為首的東方教會,各方面分歧逐漸擴大而彼此爭論不休,最終再由「迦克墩教會」分裂出「羅馬天主教會」「希臘東正教會」
  • 西元1090—1296年:「十字軍東征」即在「教宗」的准許下,由西歐的「封建領地主」和「騎士」對被他們視為侵略者的「伊斯蘭政權」發動持續近200年的戰爭。
  • 促成歐洲與地中海東岸的大量交涉,廣泛接觸處於「伊斯蘭黃金時代」的「伊斯蘭文明」,在12世紀開啟了歐洲對「拉丁文獻」的研究風潮,直至「文藝復興」產生推波助瀾的作用。
  • 外加上「突厥人」於地方軍閥割據及「蒙古人」西征,導致「阿拉伯帝國」衰落,而後者造成「阿拉伯帝國」最終被滅亡的衝擊。
  • 11—12世紀:「羅馬藝術」起源於西歐,因為經濟發展、人口增加及教會勢力提升所推動。
  • 12—14世紀末期:「歌德藝術」起源於現今法國北部,其風格同時具有「神聖性」和「暗黑性」,由「羅馬藝術」發展而來,因其被「文藝復興」時期認定像「哥德人」一樣野蠻未開化而得名。
  • 最主要的媒介是建築,尤其是歐洲的各類大小教堂,以現今法國為中心發展起來,並且傳播至歐洲各地,並在各地形成不同的風格特徵,現今德國及義大利較多此類建築,而法國則相對較少。
  • 「聖多瑪斯.阿奎那」(西元1225—1274年)基於對「亞里斯多德」哲學的啟發,在過往「聖奧古斯丁」基於「新柏拉圖主義」(融合「柏拉圖」、「亞里斯多德」及「斯多葛學派」哲學)的啟發,所奠定的「教父哲學」—哲學論證基本教義—基礎上,衍生並奠定「經院哲學」—論證中心圍繞在教義、信條及神,並且強調信仰與理性結合,透過辯證推理的方式,來擴展知識與解決兩者間的矛盾,而不研究自然界及實物。主要用於天主教會在經院中訓練神職人員所教授的理論。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