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一趟為期十二天的旅遊,其中四天的合歡山之旅,親身與高山植物進行接觸,讓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也因此締造了緊密的連結。連續四日豔陽高照下的湛藍天際,無暇地襯托出漂浮於半山的雲海,時而湧進時而退卻於群山環繞之間;將屆日落之時,晚霞渲染了放眼望去的山林景緻,黝黑如常的黑色奇萊,也深受感召而換上嶄新的面容。山坡植被的豐富變化,在某天由連日來驚嘆的山巒起伏中掙脫而出,在細看路旁解說牌後,才細分出「台灣冷杉」與「玉山箭竹」分佈不重疊,而相互競爭生長領域的自然現象。走向小奇萊沿路,深刻地感受到兩者並列生長的交界外,更在午後日光穿透的「玉山箭竹」林間,發現了宛如天堂般的天然景緻,那種天然造就的青翠層次感,至今仍然難以忘懷;「台灣冷杉」高聳直達天際,那股傲然自立的態勢,令人油然升起敬畏之意。登上合歡山東峰頂點,除了環視壯闊的雲海外,「玉山圓柏」以低矮且枝幹蜷曲繚繞的姿態,伸展至四面八方,著實引領我的想像跟著曲折延展;不由來地產生好奇新,專心注視著一旁的「玉山杜鵑」、「紅毛杜鵑」及「台灣高山杜鵑」,伸手輕搓那厚實又粗糙的葉片,想像眼前群花盛開的景象,會是多麼讓人感到驚艷。高山植物賦予的美好回憶,佔據了合歡山一遊泰半的愉悅經驗,也無形中驅使我前往其它山區一探究竟,更滿懷著探究高山植物的興致。
此本專注於台灣高山植物身世的書籍,將台灣特有的高山植物,劃分歸類於各自的章節,同時在該章節引領讀者飛越時間及空間,並奠基於迄今的科學研究結果,對於植物宛具生命般的遷徙深入進行理解;外加上作者文學敘述般的的筆觸,使得讀者悠然地翱翔於其字裡行間,輕盈地適應其中詮釋觀點的轉換。作者最終在書中的一段話,讓我覺得頗有道理:「台灣這座島並不小,如果把層層疊疊的山地也算入的話,台灣其實很深、很寬闊。」雖然至今我只到過幾座三千多公尺的高山,以及一千至兩千公尺的中海拔山區,每當深入造訪地,總能於沿途看見各種山區植物,以意想不到的的姿態生長矗立著,這些總是山巒交疊的壯闊景緻外,最讓我感到欣喜的一大部分。由於自己一直以來實際造訪台灣的山區,以下列舉出書中針對自己接觸過的一種植物屬,作為象徵性的讀後感想。透過此屬植物的探究過程,便已經引領出個人十足的興致,而其它章節所探討不同種類的植物,包括專屬於台灣的特有種植物,也同樣引領著我深入這般富饒知性的探尋之旅。
驅車前往「觀霧國家森林遊樂區」時,一個不經意總是將注意力停留在雪霸國家公園界址碑一旁,枝幹異常粗壯且筆直入天的「台灣扁柏」;深入位於新竹的「司馬庫斯」、「鎮西堡」及「北德拉曼」巨木步道,更是詫異於「紅檜」神木群林立,每一棵樹木皆以其巨大生長的姿態,揭露著各自上千年順應環境的方式,佇立於前總是很難不升起敬畏之心。在此書中,作者透過「柏木科扁柏屬」勾勒出兩者的分類,扁柏屬是一類十分古老的裸子植物,曾經廣布北半球,目前僅存六種並只出現在北太平洋兩岸溫暖潮濕的海岸或山區,各兩種分布在北美洲(美國尖葉扁柏、美國扁柏)、日本(日本扁柏、日本花柏)及台灣(台灣扁柏、紅檜)。面對目前沒有相互連結的地域板塊及分布狀況,存在著扁柏屬植物東亞—北美間斷分佈的狀況;然而,透過化石紀錄卻發現了過往環繞分佈於整個北半球的連續性,並依循其所創造出的時空序列,透過古近紀時期地球上分為亞洲、古歐洲及北美洲三大板塊,亞洲與北美洲板塊以「白令陸橋」相連,古歐洲與北美洲以「古格陵蘭島」及「古芬諾斯坎底亞島嶼」,也就是「北大西洋島橋系統」相連,得以合理化扁柏屬植物曾經廣佈的狀況;其中「白令陸橋」的消失,或其上的氣候條件(例如冰河時期)不適合植物生存,都會切斷植物的傳播,因而形成今日的間斷分佈;至於「北大西洋島橋系統」的斷連,雖然無關於東亞—北美間斷分布,但探究植物為何於現今歐洲滅絕,卻一樣是相關的重要議題。在第四紀冰河時期,歐洲阿爾卑斯山脈以北皆被厚重的冰河覆蓋,當時的冰河一路向南擴張,由於許多植物無法快速地向南移動,因而慘遭滅絕;然而,有些植物殘存於阿爾卑斯山脈以南的山區,雖然躲過了冰河的直接侵襲,卻因為冰河所帶來的乾旱氣候,在往後一、兩百萬年間滅絕。日本南方倖存的扁柏屬植物,在全球降溫而促成冰河時期之際,有了向低緯度拓殖的機會,也就到了台灣這座島嶼;因此,透過葉綠體DNA的分析中,可以驗證日本與台灣扁柏屬植物間的親緣關係,日本花柏與紅檜、日本扁柏與台灣扁柏,彼此各自互為姊妹種,而紅檜與台灣扁柏間卻不是姐妹種;同樣地,透過葉綠體DNA分析,也可以發現北美洲與日本扁柏屬植物間的親緣關係,美國東岸的美國尖葉扁柏與日本花柏,美國西岸的美國扁柏與日本扁柏,彼此各自互為姊妹種。透過以上分佈起源與DNA假說,可以支持扁柏屬植物由北美洲、日本及台灣依序的傳播路徑;若是由最古老並來自於白堊紀的化石,出土於中國大陸內蒙古地區,便得到了不同的結論,而是由東亞傳播到北美洲或歐洲或日本和台灣。透過此書對於扁柏屬植物十分精闢的探究,無論哪個假說的結論,皆能對於其橫跨時空存活至今,給予發自內心萬分的敬意,但其木材裡具有可以防止白蟻或真菌感染的次級代謝物,而可以避免一些生物的威脅,外加上質材堅韌又有獨特的芳香,因而在人類眼中極具經濟交易的價值,不管在日本殖民時期或是國民政府來台時期,皆是竭盡所能地砍伐以換取利益。或許身在台灣島嶼的人們,更應該珍視扁柏屬植物在全球的稀缺性,好好保護其得來不易的現狀才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