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鬼滅之刃:無限列車篇」觀後感想

Posted on

Posted in 電影賞析

 

鬼滅之刃

 

這部鬼滅之刃劇場版電影,惹得我在漆黑的電影院裡老淚縱橫,主要在於身為「柱」的煉獄杏壽郎,直到瀕死之際那股難以撼動的崇高信念,完全地錨定於人類群體的完整性。杏壽郎徹底地明瞭嚴加鍛鍊而來的殺鬼技能,儘管多麼地高超且卓越出色,面對相較於自己弱小的人類,更應該發揮自己的能力予以鼎力救助。這樣的信念根植於道德衍生而出,再本著信念推動自己在能力上的擴展,形成道德—>信念—>能力—>道德的封閉式價值觀,這也是身為人類的他,貴為最至高無上的代表。正如他所言,儘管人類最終勢必得面對死亡,但懷抱如此的信念死去,依舊堪稱美麗而不足以惋惜;儘管肉體死亡,信念將不會因此消散,反能化為一股精神,長存於深受感召的後輩心中,再推動他們持續行動,以此不斷傳承下去,可謂達成真實的永恆。相較於眼前不斷吹捧能力至上,並且透過成為鬼而肉體不死,進而永久追求能力精進直至頂尖,卻又漫無目標並不知回饋的猗窩座,形成X—>信念—>能力—>X的開放式價值觀,身為人類的杏壽郎,則更顯得珍貴及偉大。猗窩座脫離人類成為鬼,並以殘害人類為本,只為了保持身軀不死,以貫徹能力卓越的理念;杏壽郎安於人類身份,並以保護人類為本,只為了保持群體延續,並傳達信念不死的理念;由於後者無私前者自私,造就後者為人前者成魔,差距實際上並不遙遠,只在於一念瞬間。電影散場後,與全家人分享著一個重要的觀念,學習除了能夠實現自我,並且提升專業技能之外,還必須懂得回饋社會,給予其中所需之人必要的幫助,才不會忘了追求能力頂尖的初衷,其實是要讓自己身處的社會發展得更好,而不是純粹淪為鞏固自己地位,因而作為瞧不起他人的依據。簡而言之,一個人的能力必須錨定在回饋之上,兩者將是雙生的關係;幫助自己所處的社會,形同幫助自己,猶如魚幫水、水幫魚。

 
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