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巴菲特的投資原則:股神唯一授權,寫給合夥人的備忘錄」讀後感想

Posted on

Posted in 書籍閱讀

 

 

一、投資心態:你無法預測未來

短期市場不時會失去理性、陷入徹底瘋狂的狀態;但長期而言,證券的價格會與潛在實質價值一致。投資人買進企業股份,投機客則是操弄市場。投資人學會把股價的短期波動視為大致隨機、可以忽略的震盪,因為投資人相信這種短期波動是隨機的時候,他們並不會試著有系統地預測他們,這根本不是投資人該做的事情。長期而言,市場往往會回到正軌,事業的經濟狀況最終會反映在股價上;因為了解這一點,投資人堅持基於可靠的推理做穩當的長期企業分析,便能長期藉此取得優於平均水準的投資績效。證券有市價是好事,永遠別讓它變成壞事,也就是別讓市價不時出現的異常狀況左右你的判斷。短期而言,市場就像台投票機器,但長期而言,它更像是一台體重計。股市的走勢很大程度決定我們何時能證明自己是對的,但我們的判斷是否正確,很大程度取決於我們的分析有多準確;換句話說,我們傾向集中關注「應該發生什麼事情」,而非「事情應該在什麼時候發生」。如果股價在任何一段時間低於實質價值,市場的力量終將修正價值低估的情況,因爲長期而言,市場是有效率的。預測所揭露的往往主要是預測者的情況,而非未來將發生什麼事。市場何時大跌為不可知的事情,因此也往往不重要,卻必須誠心地接受它,真正重要的是你的起點和終點—期間的上漲年和下跌年即使順序對調,倘若跌幅不會導致你被迫低價出售持股,下跌行情終將會過去,最終結果仍將相同。要成為成功的投資人,你必須理性評估企業的長期價值,而且你的認知不能受市場暴跌的情緒反應影響。真正的投資人幾乎不會被迫出售持股,幾乎總是可以忽略手中持股目前的價格;它只需要根據自己的需求,適時注意市價並採取必要的行動;投資人如果因為市場波動而驚慌失措,或因為手上資產價格不合理的下跌而過度擔憂,就會反常地把自己的基本優勢變成了基本劣勢。

二、複利:創造財富的力量

在投資致富這件事上,沒有任何一個要素像複利一樣威力無窮。因為複利需要頗長的時間才能彰顯威力,所以許多人低估它的意義。複利的作用是指數式成長,時間越長動能會越來越強,投資人會讓利滾利的好處成為創造財富的主要力量,並且耐心地做這件事情。如果你能量入為出、保持儲蓄的習慣,那麼即使投資報酬只略高於平均水準,只要有耐心且長時間持續投資,財務就不會有什麼問題。即使起初僅投入有限的資金,而且投資報酬率並不高,只要時間夠久,複利還是能創造出驚人的財富。費用、賦稅和其它損害報酬的因素,儘管造成年化報酬率只減少一點,累積下來對於長期的結果會產生很大的影響,也就是說複利的每一個百分點都很重要。投資人著眼於長線,認爲池又股票意味著擁有公司的部分股權,他們不會因為市場波動而忐忑不安,會盡可能避免費用和賦稅損害投資報酬,他們盡可能利用複利的拋物線特性,盡量提高報酬率和延長投資時間,這是投資人的主要工具。

三、指數基金:低費用的投資選擇

如果市場表現接近7%,那股市每10年左右會上漲約一倍,這是美國企業和複利的力量;現在投資人只要利用低費用的指數基金就能投資整個股市,享受這種力量,這種什麼都不做的投資方式,是眼下最好的投資策略之一。被動式指數基金存在的價值,在於提供投資人「方便管理」、「廣泛分散投資」、「不必做投資決定」與「避免使用拙劣操盤手法」的好處,這些相對於主動式共同基金更勝一籌;然而,主動式共同基金的投資績效多數不如大盤,就算有機會優於大盤,確實也存在顯著的風險。你從市場上得到的,不可能遠遠超過你投入的。如果沒興趣、沒能力或不願意付出時間和精力管理自己的投資,那就應該投資在大盤指數上;倘若相信自己或選擇的投資經理人,能夠打敗「什麼都不做的策略」,那麼就選擇主動式投資。投資的絕對績效,也就是基金一年的漲跌幅,主要取決於隨機運氣;投資技術要用相對績效衡量,也就是報酬比整個市場好多少或差多少。大盤指數將成為衡量投資績效的首要標準,多數主動是投資經理人因爲一些心理因素,表現長期不如大盤,這些因素包括:(1)群體決策(2)模仿受敬重大組織的投資組合(3)不鼓勵追求卓越表現的制度環境(4)堅持不理性的分散投資操作(5)惰性。

綜合而言,適用於所有投資人的六個關鍵概念:(1)持有股票意味著擁有公司的部分股份(2)股價的短期波動沒什麼規律(3)股價長期會反映企業實質價值的變化(4)以長期複利作為投資計畫(5)股票投資通常能產生相當好的績效(6)利用低費用、方便管理的指數投資產品,便能有效率地取得股票投資的好處。

四、績效衡量:3-5年表現打敗大盤

在開始投資前,必須要先知道衡量投資績效的合適標準,以及要多長的時間定期評估,等待一切確定後便成為投資原則,此原則將不能隨著市場改變而更動,以利需要時成為有力的解釋。投資原則中的投資績效以每年相對於大盤表現進行衡量,不管是正或負的投資報酬率,只需要關心是否優於大盤表現即可;由於相對於大盤表現的一年投資績效,很大程度取決於運氣,也就是取決於短期市場波動的「投票機器」性質,使得市場並不是很有效率,至少要三年、最好五年滾動式的投資績效,才能逐漸展現長期市場趨勢的「體重計」性質,使得市場逐漸變得較有效率。

五、誘因:讓經理人利益與你一致

任何事情只要涉及與人合夥,充分瞭解各方的誘因,竟是預測結果很有用的工具,因為誘因是推動世界運轉的動力,於是對於他人有益而自己蒙受損失的情況,要特別小心進行提防。參與投資合夥事業時,要特別注意投資經理人的誘因,與我們自己目標的一致性;管理費、分紅獎金、經理人投入資金的比重、申購與贖回規定,皆為自我必須仔細評估的項目。巴菲特所成立的合夥事業有限公司不收管理費,只有在累計年化報酬達到6%以上時,才會開始抽取一定比例的分紅,並且巴菲特個人外加上家族的資產佔據合夥事業高於25%,這些設計將使得巴菲特與合夥人的利益更為一致;至於每年只能有一次增加投資或贖回的機會,將迫使合夥人以更長遠的眼光看待投資績效,巴菲特個人強烈傾向看五年的投資績效,最好還能看市場表現強勁和疲軟時,相對於大盤表現的績效。

六、追求深度價值的低估型投資
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