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資消息面的樂觀程度

Posted on

Posted in 投資觀念

 

股票市場常因為特殊的因素開始下跌,甚至在下跌的過程中,從股票飆漲的成交量亦可得知,許多長期看好股票市場或是價值投資者,常會進場承接場內大量拋售的股票,關於此過程的細節,曾經於「投資標的的走勢」一文中進行深度的探討;亦可再次藉由下圖一的示意圖得知,股票成交價前半段自高點崩跌後,對應股票成交量的顯著變化。理想上,簡單地從股票的「供給面」與「需求面」來思考,當股票市場外投資者進場承接的股票數量,等於股票市場內投資者拋售的股票數量時,股票成交價便會持平,也就是開始停止下跌;此時,正如科斯托蘭尼所言,股票市場內的股票,從場內「猶豫者」轉換至場外進場「固執者」的手中。如今,場內大部分為固執的投資者,他們究竟如何帶動股票成交價的上揚,相當值得進行細部的探究。

 

未命名 (1)

圖一、股票成交價與量的相對變化。

 

在股票市場下跌過低時,能夠勇於進場承接股票的投資者,絕大多數擁有堅定的意志,並且認定股票未來獨具價值;於是,得以在不引發過多的恐慌之下,逆著市場大眾的行為進行操作。因此,誠如科斯托蘭尼所言,這些固執的投資者相當愛惜手中的股票,除非有市場即將嚴重惡化的消息傳出,否則他們不會輕易將手中絕大部分的股票出售。如下圖二所示,股票市場下跌而底部形成後,有賴於針對市場報導的樂觀程度而定,將會自資金市場吸引為數不等的投資者,藉由購買賣出的股票而進入股票市場;當報導越樂觀時,通常吸引進場的投資者越多,也就是對於股票的需求量越大;依照樂觀程度的多寡,區分出需求量漸增的需求a、需求b、需求c及需求d。然而,如上所述,由於股票的供給量出自固執的投資者,所以僅有少量的股票出售;同樣可以從簡單的「供給面」與「需求面」進行思考,當報導越樂觀,兩者相差越懸殊時,作為固執投資者的供給方,便有了抬高股票價格的契機;因為場外始終有大批的投資者,本著樂觀的情緒而等待買進入場。

 

未命名2 (1)

圖二、股票的供給與需求及市場報導樂觀程度的影響。

 

切換至上圖一,可以清楚看見股價底部形成後,由於固執投資者惜售的緣故,成交量將慢慢地萎縮,並且股價也慢慢地上升;成交量最終則穩定在接近理想上的定量,而此時成交價仍舊持續上升。從右側成交量接近固定的區間來看,其中一日走勢將視市場樂觀程度,依序由需求量小至大,形成需求a、需求b、需求c及需求d,各自本著供給與需求相差的程度,進一步造就由小自大的股價漲幅。簡而言之,處於股價自底部爬升的階段,若熟知市場在意何種消息,並能敏銳地覺察針對市場的報導,市場所展現的樂觀程度,將能依稀預測出未來股價可能的漲幅。

 
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