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一次前來觀霧國家森林遊樂區,總是必須在蜿蜒的山路中,經歷長達兩個半小時車程的考驗;卻也總是在即將開始暈頭轉向之際,進入了兩側柳杉林筆直聳天的優美世界裡,讓人一掃積累的行車不適。這條名為大鹿林道主線的路途,如今在後半段柳杉林海及偶爾飄散雲霧的襯托下,時能抱著閒情逸致靜心地欣賞,昔日乃為了因應伐木事業的興起,流淌著榮民開鑿鋪設時的辛勞血汗。行車穿越這片大自然的巧思,總能在對應的氣定神閒中,收斂起雜亂無章的念頭與隱隱作噁的行車不適,妥善地安頓好即將展開旅程的心情。與遊客中心擦身而過,浮游出觀霧步道與檜山巨木群步道兩段珍貴的回憶;步道上兩個幼小的稚氣身影,在霧氣與巨木間穿梭往來,彷彿就在昨日卻遠在數年前;回過神來徹底地意識到,毫不留情的並非時間的流逝,反而在於自我回顧的頻率。前往大霸尖山的大鹿林道東線,由左側分岔出去而受限於管制的閘道口,一趟為期三天的攀登之旅,儼然已深存於預想的未來;帶著一瞬間湧起的念頭,持續沿著本線下行至觀霧山莊;在眼前人潮之下,霧社櫻極為吸睛的潔白氣勢,偶然伴隨著飄落的三月雪,從現實中幻化而來,引人陷入人間仙境的想像;雖然些許的青翠嫩葉探出了枝頭,依舊不減其迷人的風采。行車止於觀霧山莊,下車穿戴好登山裝備後,開始以徒步的方式,步上右側延伸的大鹿林道西線;步行2公里平坦的小碎石路段,側看沐浴於陽光中,不斷變換類型的各式植物,約莫0.5小時後,便可抵達榛山步道的登山口;由於整體為4.15公里的環狀步道,海拔高度由2037公尺變化至2315公尺,最終選擇以左上右下的方式,去時較為陡峭,而回時較為平緩,兼顧訓練肌耐力與減緩膝蓋衝擊的目的,花費時間約莫3小時。
大鹿林道西線在日光照耀而形成的斑駁樹影之下,外加上地勢十分平緩,行走起來格外感到舒適。台灣衫高大狀似直達天際的身影,以及粗壯又多分枝的樹幹本體,總能讓我在樹葉茂盛並通透著陽光中,宛如看見成形於時光流逝中圓融智慧;光線灑落在櫻花凋落泰半卻又萌生新葉的枝幹上,除了不絕的強勁生機外,也能以此領悟出隨境而安,每個當下的片刻皆能展現美的一番道理;雖然等不及台灣杜鵑繽紛的花開,卻也能在光影締造的虛實中,看見枝葉多元層次的美好。這一路走來格外愜意,常有大自然無窮盡地相伴,亦有簡短生活的交談,萬般事物在一步一步之下,彷彿道盡了存在的初心。
步上橫越馬達拉溪的木橋,越過乾凅的行床,同時也由暗灰色或黑色的硬頁岩為主所構成的「水長流層」地質帶,踏入以巨厚的白色砂岩為主所構成的「白冷層」地質帶。平緩的地勢沒有太多的變化,而林木分佈似乎開始較為緊密,偶然能在挺拔的巨木中,望見露西小姐的微小身影;不斷抬頭看看林相與日光的相互變化,以及裸露岩層的詳細面貌,讓這段路途格外引來悠閒之意。
就在安享大自然沿途的變化之際,扶搖直上的階梯開始出現於眼前,我倆開始專注於一步步之間的費力與喘息;儘管點滴時光在叢林中的步伐間流逝,在停頓之下調節呼吸的片刻,偶然抬起頭來,亦能重新發現「只因身處此山中」的美好。若說登山是費力的一件事,那麼克服蜿蜒的大鹿林道前來,直覺上想必有美妙的事物,在登山沿途等著我們去發掘,也許就在眼前的一花一草一木之間。
除了陡峭程度的變化之外,地面上也開始轉換為黃土與樹根盤錯的變化,跨出的每一步總在日光穿越樹梢灑落的明暗之間,也在周遭嶄新綠意的延續之間,考驗雖大卻也賜予內心百般的生機。偶爾停下並挺直腰桿環視身處的世界,除了無盡的自然之外,也蘊含著無盡的寧靜,一趟與自我對話的旅程,就能在類似的情境下展開,提供我們向內觀照的機會。抱著這樣的心態,眼見露西小姐的背影處於台灣杜鵑的夾道中,上方開闊的視野也預示著山頂即在不遠處;兩旁佇立著幾株灰白的枯木,似乎訴說著大自然豐盛的另一對立面,卻也在平靜的心境之下,有著如實看待的超然詮釋。台灣杜鵑闢蔭的林道雖短,卻透過蜷曲的枝幹賦予人們感受上百般的繚繞,外加土地上斑駁的光點潤飾,頗能創造出更進一步抽象層次的細微感受。持續前行換來視野開闊,得以在峰頂處遠眺「大霸尖山」直至「雪山南峰」所構成的「聖稜線」,似乎能依稀透過遙想並刻畫出,1928年時任台灣山岳總幹事的「沼井鐵太郎」,完成首登後的感言一般,縱走時能體驗到這神聖稜線的真、善、美。隨然眼前的霧濛只顯露出稜線的雛形,依舊讓人不斷地藉由眺望,充分地感受到那神聖的氣勢,以及未來攀登的無窮想像。
稍作休息並享用午餐後,以輕快之姿走向另一側下山;相對平緩許多的步道,讓我們得以盡享置身於大片叢林間的平靜,又再度感受到大自然神奇的魔力。穿梭於杉木直立構成眼前優美的林區,這趟旅程顯然與來時路相當不同;午後光線傾斜於林木之間,身影細長拉長了空間的深度,讓人猶如置身於萬般的幽靜之中;一言一語此時顯得多餘,浮游的思緒隨之安穩下來,內心自然跟隨著鳥鳴和諧共振,譜出歸屬於大自然的美妙樂章;在此沒有什麼極限,唯獨追隨自然的節奏上下起伏,都市內喧囂構成的種種壓力,在傾刻間便已蕩然無存。這趟下山的路途走向起登地點,卻也同時走回一個人的初心,得以平心靜氣地思索攸關於自身的一切;登山其實可以造就「療癒」也可以驅使「朝聖」,兩者只在於認知並揭開俗世紛擾後,是否再深入直探個人內心幽微的差別。
環繞一圈後,又回到了原來的登山口,再次走上大鹿林道西線,眼前的景緻似乎又顯得不同;午後日光再次賦予大地生機,我倆則盡享沿途的一切,走回觀霧山莊的停車處。離去前抬頭細看了眼前的霧社櫻,仰望著三月雪的恢宏氣勢,為這一趟登山之旅劃下完美的終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