睜開夜宿滑雪山莊的雙眼,五點半的時刻映入眼簾,才得知昨晚有了一頓好眠。高山症微微頭痛的輕微徵兆,明顯減緩了許多;簡易的交誼大廳內,手沖咖啡的香味四溢,隨著我們步上前往松雪樓的斜坡;引頸沐浴著又一天的陽光普照,雲海早已在下方閒逸飄浮,再次預示著無與倫比的一天。今日早上的行程前往「合歡山主峰」,下午則安排行走「石門山北峰」。「合歡山主峰」標高3417公尺,步道總長度1795公尺,從武嶺停車場出發,行走於省道台十四甲線的一小段路程,大約十分鐘後,即可抵達登山口。來到合歡山第三天,Lucy的臉部開始水腫,並且一問之下排尿量也減少,似乎已有輕微中度的高山症狀;然而,嘔吐感及頭暈的感覺,相較於來時的第一天已經減緩許多;綜合來看,還是得時時注意她的身體狀況。
今日的氣候依舊萬里無雲,日光直射著大地,行走於S形的平緩步道,少了步上台階的喘氣聲,更能隨著海拔高度的上升,沿途逐漸切換不同的視野,側看「合歡山東峰」的整體山形,以及後方由「屏風山」、「奇萊北峰」及「奇萊主峰」,ㄧ路綿延至「奇萊南峰」、「南華山」、「能高山」與「能高山南峰」,甚至眺望遠至「玉山」一連貫景緻的變幻;面向這一側寬闊的空間,以身在「合歡山主峰」為絕佳的觀賞處,欣賞著腳下翻騰的雲海,乃至於雲霧快速的飄移,著實讓人再次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力量。
隨著路程欲登頂前,以高海拔的視野,俯視著「合歡山東峰」及「合歡山北峰」之間,連日來靜置於滑雪山莊前方的雲海,顯得更加壯觀且令人著迷;待登頂後,亦能與「合歡山北峰」取得持平的視野,遠眺其與後方「雪山群峰」並置的畫面,為此趟行程又增添了另一面深刻的回憶。由於沿途的景色十分動人,前進的速度也不自覺地緩慢了下來,哪怕是晴空下高強度的的紫外線,卻還是佇立於原地,只想著反覆地琢磨;登山途中多了許多同行的旅者,在彼此的問候下,也增添了不少有趣的交談及互動。
下山後,步行回到武嶺停車場,在Lucy的恥笑下,嗅出微微的燒焦氣味,才得知臉部已被曬傷,照了一下鏡子,著實讓自己嚇了一大跳。雖然如此,在簡單的午餐過後,還是止不住晴朗氣候的誘惑,前往「石門山北峰」這個行前追加的行程。「石門山北峰」標高3275公尺,在前行的途中,會先經過標高3286公尺的「南哈哈山」,再接續小徑持續前進,方能抵達「石門山北峰」。由於「石門山北峰」並為正式的登山地,登山口位於省道台十四甲線32.8公里處,也就是克難關(大風口)一旁;由33.8公里處的小停車場,步行約10-15分鐘即可抵達;整體步道並非由人工鋪設台階所組成,而是足跡於「玉山箭竹」草原中,踩踏出黃土小徑所形成,使得這趟旅程帶有些微的冒險感。
步行於「石門山北峰」的途中,猶如進入無人之境,盡享放眼之處俯拾即是的美景;隨著午後時光逐漸轉向日落時分,黃暖光束由湛藍的天際綻放,恣意地賦予大地生動的活力;可以取得正面觀看滑雪山莊前雲海的絕佳視野,亦可以隨著高度上的變化,不斷地觀看「合歡山東峰」與周遭地貌,所構建出來宛如置身於瑞士的景緻。這兩樣獨特的自然風光,堪稱值得前來的最佳保證;然而,最有趣之處在於登頂後,不斷尋找出前人所安置的標高石碑,「南哈哈山」的標高石碑,由奇異筆書寫的字裡行間,顯露出曠野的美感;另有一旁取材由小漸大的石塊,由上而下堆置而成獨特的金字塔型地標,同樣讓人印象深刻。「石門山北峰」的標高石碑,早已與網路流傳的資料有所不同,讓我倆費上好一番功夫,不斷地在原路段來回檢索,最後才在進一步前進下找著,這樣的過程自然是歡笑連連,同樣也是埋下深刻的回憶。登頂後也將屆日落,餘光渲染著另一側的雲海,格外令人著迷;然而,天色即將暗沉,終究還得踏上來時的路,重回到來時的出發點。
行走於回程的公路上,右側的日光疲弱即將西沉,望向眼前延伸的粉紅美景,除了感謝第三日的天氣晴朗、手邊的登山杖及腳上的登山鞋之外,亦感謝身邊的Lucy作陪,以及老媽遠在竹北的家中,幫忙照顧兩女的起居生活;步行的同時仍然不斷地思考,究竟如何在寒冷的夜晚裡,用熱水洗淨受陽光灼燒的皮膚,在想像中那似乎帶點難受的刺痛!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