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完小孩上學後,又是個兩人可以登山的日子。從竹北出發,原訂前往尖石鄉鎮西堡B區,卻在行進的路途中,遭遇到路段封閉數小時。面對如此突發的事件,因為必須在小孩放學前趕回,趕緊臨時查詢附近的登山地點,這時也才接觸到「高島縱走」這個詞彙。行走在高台山、大島田山、中島田山及小島田山四座山頭稜線上,相連的登山路途形成特殊的P字形,以此構成了「高島縱走」一詞的內涵。此次由「第一登山口」起行,一開始便沐浴在成片衫木林之中,倍感幽靜與清新下,沿途一路陡峭直上至「高台山」,才開始有著相當平坦的地形。由「高台山」直至「高台觀景台」,除了一路平坦外,尚能穿梭在陽光與衫木林交錯之中,這種獨特的經驗從未有過,自然印象相當深刻。自「高田觀景台」走向「小島田山」、「中島田山」及「大島田山」的「瘦稜線」上,踏上P字形上方的中間點,開始遭遇幾近八十五度的斜坡,此時手腳並用耗盡氣力在所難免。「瘦稜線」上大量分佈著枝幹蜷曲的「高山杜鵑」,其樹根彼此緊密交錯形成的地面,踩踏時除了必須注意踩點之外,尚能感受到特殊的彈性及震動,走來雖然有所顧忌卻深感驚喜,這一段路程堪稱最為艱難。走完「瘦稜線」後,便下行至「小島田山」、「中島田山」及「大島田山」三座山的「腰繞線」返回,在這時腳力自然已接近極限,尤其走回「第一登山口」的陡峭下坡,更是折騰著自己的腳踝;哭爹喊娘已不夠,勢必還要來個三字訣,這些都出自於露西小姐的口頭詞彙,我則在這段艱難的回程路途,踏出吃力的每一步,同時也聽著沿途的咒罵話語,因而內心不時竊笑。這段充滿優美、魔幻且令人著迷卻又百般抗拒的登山經驗,單程行走4.5公里,來回共約9公里,中途沒有停留過多的時間,共耗費了約八小時;在海拔高度變化方面,由「第一登山口」開始,一路由1061公尺直上1831公尺的「大島田山」,總高度變化為770公尺。
藉由產業道路前往登山口的上坡路面狹窄,所幸由於非假日時段,並不需要與其它車輛會車,抵達登山口後,並由於前幾日偶有細雨,自登山口開始便踩踏著些許的泥濘。一開始便陡峭直上的驚人地形氣勢,在林相優美的衫林木簇擁下,顯得和緩許多;行於其中,偶見連日來不見的陽光,由筆直枝幹間奔放而出,更為眼前的優美增添了幾許動人的氣息。即將抵達高台山之際,粗大樹根凌於土壤上牢牢抓緊的姿態,更增添了自我意象性的情懷;由此開始,行走於樹根交錯且隆起的小徑,選擇樹根間踏穩每一步,直至越過高台山峰頂後,抵達那片寬闊又宛如童話般秘境的衫木林。陽光以無比清新的姿態伸入衫木林中,枝幹間幼小樹苗的葉片褶褶生輝,斑駁光影鋪設出未來大道,眼前的大自然幻化為既富饒又充滿生機的形態。踏上自我於其中所開闢的光明坦途,眼見露西小姐置身於此,依憑著渺小身軀與之交會的情景,讓我再次意會到人類本融於大自然的古老篇章。
越過平坦地形過後,同時也揮別了輕鬆寫意的優美景緻,正逐漸走向越來越陡峭的地勢;玉山箭竹開始伴隨於兩旁,樹根亦顯得盤根錯節於地表處,時而踏在樹根上前行,時而踏在紅土小徑上,抵達高田景觀台後,方能在視線上取得遼闊的視野,透過短暫的遠眺來平緩當下的身心。告別寬闊的景緻,開始遁入一片低矮叢林,玉山箭竹彷彿夾道正式地迎接我們,引領我們走向正橫亙於不遠處的考驗。
初登小島田山之時,旋即由方才筆直杉木林所構成的童話森林,步入蜷曲高山杜鵑所構成的魔幻森林;我倆很仔細地尋找小島田山的紙牌地標,最後才發現張貼於樹幹之上,不免兩兩對望噗滋地笑了出來;曾在石門山北峰有過這樣的經驗,但與那次相比,此地顯得更為迅速到位。心想還算輕鬆之下,我倆來到了中島田山幾近八十五度的陡峭斜坡之下,先是不相信眼前這是條可以走的路,並開始將左顧右盼地尋覓他處,試圖找出其它平緩的小徑,直到最後才大聲嚷嚷著這不是開玩笑吧,然後才接受了這一切。走在露西小姐之後,主要是為了避免她手腳並用之下,施不上力可以幫助她一把,沒想到最後她果真力有不逮,而我在後面使勁地拱著她的臀部向上,這也才讓她開始以正常的步伐邁進。「瘦稜線」果然如其名,幾乎是很侷限地行走在一株又一株高山杜鵑的紮根地帶前行,沒有過多的踩踏空間可供選擇;越深入中島田山,高山杜鵑的枝幹似乎越顯得更加蜷曲,連帶魔幻森林般的形容也更加貼切。下了中島田山,又再次向上攀登高島田山,置身於密度越來越高的高山杜鵑林地之內,除了地面泥濘之外,更開始顯得暗無天日,同時籠罩在既陰沉又墨綠的色調之中,些許霧氣開始飄散於眼前,增添了濃厚的神秘氣息,眼前所見的一切越來越令人稱奇。深怕趕不及在日落前走完來時路,在加快腳步之下不慎以溜滑梯式慘跌,這才在站起並揉揉屁股止痛後,放慢了行走的速度。與巨大檜木上標示著大島田山的字樣合照後,這大概是我們能擠出笑容的最後時刻;於此之後,我倆開始下切到「腰繞線」走上回頭路。由於腳力幾乎耗盡的關係,回時的杉木林似乎不若來時令人著迷,走過平坦地形下切到「第一登山口」的陡峭下坡路程,同樣走來令人倍感艱辛。我已經來來回回聽見「三字訣」、「下次再也不要爬山」,以及「到底是到了沒」這類的話語,自己則是反覆催眠自己就快到了,但無奈的是似乎始終到不了。最終,在將屆日落時分,那無比沉重步伐的其中一步,才踏上了登山口的緩坡地帶,睽違已久的終點真的到了!
親自體驗完「高島縱走」,深刻地感受到攀登中級山對於腳踝的考驗,那種痠軟的感覺從未有過,還因此持續了兩三天。儘管如此,依舊對於沿路山林景緻的變化,著實有著無比深刻的印象;筆直的衫木及蜷曲的高山杜鵑,分別營造出童話與魔幻森林的情境感受,至今仍然回味無窮。一前一後,在陽光與霧氣造訪之下,更加顯得令人著迷,堪稱台灣的五星級森林步道,個人覺得一點也不為過;倘若能夠克服腳踝施力的極限,這條森林步道相當值得一訪再訪。另一項個人初次體驗的地方在於,島田山上的高山杜鵑盤根錯節,因而形成稜線上的柔軟步道,走來深具彈性又帶點顧忌,讓人又喜愛又帶點害怕,尤其是身處於稜線之上。個人想像高山杜鵑的蜷曲枝幹,倘若在優美的杜鵑花朵盛開之時,兩者相互衝突的大自然現象,勢必讓遊歷此處的印象更加深刻才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