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晚,姊姊又再次從妹妹那,強行拿走了不屬於她的東西,惹得妹妹哭了叫媽媽,外加兩姐妹又有點打架,媽媽確實被引起了注意。媽媽插手管了這件事,除了一如往常咆哮的方式,兩位小妹仔還被趕出房門罰站。剛從浴室洗完澡的我,想起了姐姐前晚跟我聊的話:「我剛剛照鏡子,我覺得我的臉應該要是妹妹的臉才對。」加上這次姐姐的行為,仔細推敲了一下,我想我大概知道問題在哪了!
拉過姐姐在我當前,我跟她平心靜氣的對話。
爸爸:「妳是不是想要媽媽陪妳,所以才用跟妹妹搶東西的方式,讓媽媽注意妳,對嗎?」
姐姐:「點頭………」
爸爸:「妳昨晚說了,妳的臉應該是妹妹的臉,是不是想說,媽媽應該要陪妳多一點呢?」
沒想到我才剛講完,姐姐隨即爆哭!
姐姐:「媽媽都一直在打電腦,都不理我!」
爸爸:「還記得我以前跟妳聊過,沒有人可以在不經妳允許的情形下,勉強妳去做,妳不想做的事嗎?」
姐姐:「點頭……..」
爸爸:「所以,媽媽現在有事情忙,妳要學會尊重她,讓她把事情做完,然後同時,妳可以先去做妳想做的事,媽媽忙完後,一定會找時間陪妳們!媽媽明天不是特地要帶妳們去游泳嗎?所以我們說的話都一定會做到!」
姐姐:「點頭…….」
爸爸:「當妳希望別人尊重妳時,妳也要學會尊重別人!妳希望媽媽陪,可以試著好好說,例如:「媽媽,妳現在可以陪我嗎?」而不要使用妳剛剛的方式,只會讓媽媽更不喜歡妳,媽媽比較喜歡會跟妹妹,相親相愛且善解人意的姐姐。妳有想法很好,但要想想用不造成他人困擾的方式,表達出來才是比較好的。」
姐姐:「好……..」
妹妹:「(在旁邊高八度音插話)要好好講……」
父母與小孩,平時的對話相當重要,那是一種內心交流的型式,可以了解孩子的想法,遇到事情時,能夠以同理心去感受他們,否則,就只是一場情緒的煙霧彈,這一場過了,還會有下一場!在「情感」的立足點上,與孩子達到「平等」的狀態,才是讓孩子心理健全的方式!心理強健,會是推動她們做任何事,所具有的強大力量!長久以來,唸了許多哲學及心理學,為了不只是自己,也為了能在關鍵時機,充分幫助他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