死亡的領悟

Posted on

Posted in 生活哲思

 

靈堂前點香膜拜後,走到後方的冰櫃前,透過玻璃窗口看著外婆端詳的面容,白髮透著幾絲黑髮向後梳理,雙眼閉合而少了彼此的互動,外婆已然不是心中那位外婆—穿著夾腳拖鞋並帶著樂觀微笑的外婆;白織光混雜著暗沉的臉龐,內心貼近的相處回憶,儼然遙遙與之強烈相對;外婆走了,與回憶搏鬥了一圈,同時帶起了內心的感傷,察覺眼眶微微的淚水,最終才接納起早已陳列在眼前的事實。靜默的當下,回憶於內心深處泛開,看見新年發紅包的外婆、看見輕喚我名的外婆、看見後期認不得我的外婆、也看見因病痛沉睡中的外婆;最後一次的探視為時數十分鐘,用著我的手掌由額頭往頭頂來回梳理她的白髮,仔仔細細看著她的五官,但她依舊沉睡著與我相對,在這樣的時空裡,凝結了我倆相聚的最後回憶,親手為她拍下了一張照片。

活著,在意符號—財富及社會地位,而彰顯與他人的不同,在於引起他人的注意,而營造起自身相對他人的優越感,但這一切的前提在於「活著」;一旦自身墮入死亡的邊界,這種的優越感早在前提消失之下,變得毫無意義;瀕臨死亡時,剝奪了身上當下無意義的一切,尋找那些與他人情感相互連結的軌跡,這些於死亡闔上眼之前,才能真正讓人心滿意足且發自內心微笑。這些一直是我試著想像面臨死亡前,所可能有的全面感受,為的是由此專注在人生中真正重要的事情,而免除遮蔽視線的幻影。眼見親人的死亡,響起的盡是情感上的回憶,哀嘆著相處時間的短暫,但時光流逝早已無法重來。人生中勇於實踐自己的想法時,把握過程中與珍視自己的人們相處的每一刻,這些畫面情節終將在自身有感於無意義時浮現出來。若用一種譬喻的方法比擬人生在世,財富猶如煙火的推力將人們推向天空,而高空中絢爛美麗的花火,則是我們與他人精彩的情感回憶;然而,這一切終究短暫而即將消逝,但卻能於內心回味無窮。

隨著出殯這天到來,靈堂前的儀式以及家屬答禮,佔據了大部份的思緒,偶爾還是望向棺木及靈堂前的頭像,情感毅然決然飄向健康行走且笑開懷時的外婆,有時想著想著,淚也就跟著涓流而出,主要還是緬懷那過往的時光。棺木載運於氣候怡人的午後,站立於小貨車後,除了暖風吹拂及街景巡禮外,內心始終掛念著腦海浮現的相處點滴。棺木卸放於公墓的入口處,小表妹釋放壓抑後的悲傷情懷,漸強的哭聲也再次推倒內心的高牆,傾洩而出的是不可思議的感傷,埋藏著外婆的棺木即將入土,我們就將在此永久別離;破滅的是一路來浮現的過往隨想,現實則是早已分隔兩個世界。站在墓碑前,看著一鏟又一鏟的紅沙土逐漸吞噬著棺木,不知怎麼地拼命想像外婆在棺木內的模樣,試圖取得分隔前最後的聯繫;然而,終究是徒勞無功的,回歸此刻眼前的現實,究竟如何與自己的情感共處,時間也許會告訴我;或者,我偶爾會乘著時光的軌跡,再次重溫那些年的美好,只是近期會異常頻繁吧!

 
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