午後的咖啡館遇見蘇格拉底

Posted on

Posted in 飲食知味

 

台灣:新竹.鳳崎落日步道

 

漂浮著巷弄特有的潮濕氣味,中和午後,大家又一頭鑽進各自的世界,遍尋不著一張四方大桌之際,幽靈如我閒晃於此些地帶,卻惹來小孩們被打擾的莫名怨言,直問我何時要外出?待我回過神來,氣定神閒地回覆等會兒後,她們便面露出詭異的笑容,看懂其中玄機的岳母以大笑回應,我則摸摸鼻子低頭竊笑,隨後轉身邁開豔陽下的步伐,前往那間熟悉的咖啡店。

獨特的墨綠門自動開啟,首先撲鼻而來的是咖啡香氣,再來便是老闆一家人慣常的微笑,轉而抬頭試探著二樓溫馨的小角落,那兒安置著舊式經典的桌椅及厚實的桌燈光亮,只可惜今日的容身之處不存在,視野回到一樓左右張望,同樣是賓客滿座,最後再次回到了吧台那抹未間斷的微笑,詢問著我就座於此的意願為何?當時心裡迴盪著於此閱讀「大蛻變」的各種情節,不外乎混雜著顧客的點餐聲、磨豆機的嘈雜聲,以及老闆的面對面相視,如何能讓我安靜地邊閱讀邊思考內容?儘管如此,在沒有任何選擇之下,安座於此成了不得不的現實;爾後,周旋於透明密封罐間,挑選出圓融醇厚風味的水洗咖啡豆,在一杯萃取適中而帶有迷人香氣的飲品下,展開了遠古「軸心時代」的宗教巡禮。

老闆自我背後緩步歸位於吧台,大概是專注於一本將近五百頁的書籍,並且繁複地提筆畫線做記號,令他好奇地詢問我是否正在攻讀博士班;然而,我卻對於他的好奇感到好奇,反而詢問他為何攻讀博士才會閱讀書籍?事實上,我的大哉問其實是同時詢問我們兩人,為何當今極少人在閱讀書籍?老闆淡淡地回覆現在他已經無法看完一本書籍,因為無法進行前後文的連貫思考,以致於他絕大部分的時間皆觀看線上影片!我倆深聊到最後,回過頭來我才猛然地發覺,老闆表達的意思其實是他早年透過大量的閱讀,早已於腦中建立起龐雜的知識體系,使得他不再需要閱讀書籍,來獲得額外過多的知識;如今反而藉由影片欲探討的主題作為起始點,讓他再次活化並組織這些累積而來的重要觀念,形成一個又一個對於生活的關鍵見解。

為什麼我會如此肯定老闆如今實際的狀態?因為我在生活中,實在極少人能邏輯清楚地點出,我談話所表達見解的前提依據,並且隨後進一步提出他個人的不同見解!在沒有對於生活各面向充滿熱情,並且進行深度的思考下,這樣的來回問答實在很難出現!老闆對我說了他年輕時,展開十分驚人的大量閱讀,任何想得到領域的知識皆深入研究,那是出自於一種對生活的純然好奇心,最主要奠基於自我視野的無窮盡拓展,兩者實則相輔相成。

我向老闆示意自身亦然,並主動提起「大蛻變」此書的主軸,在於探討遠古文明的宗教興起及蛻變,更表達出縱覽群書至今深深地發覺,一個人的宗教觀是生命中最重要的根本,深深地影響著他看待外界人事物的觀點,以致於最終展開行為的依據,可以說與生活本身密切相關。此話題既出,拋出了一個引起老闆興趣的誘因,接著他似乎明白自己該來談談此類議題,而我正飲下一口香醇咖啡,等著那綜合多年的生活思想激盪而出。

對於我分享的老子、佛陀及西方哲學、心理學的各式思想,老闆基本上表達了認可之意:我們同聲稱讚了榮格提出各式精闢的學說,老闆卻點出了前兩者到最後將陷入虛無,猶如尼采所提上帝已死的困境,無法擁有生命支柱的絕對價值與意義。尤其是他認定佛陀當時的生活經歷有限,以致於他採取了抽離俗世的方式,並且以此遠離其中眼見一切的幻化無常,藉此活在一個無我的內在世界。這對於生理機制因應外在環境,進而歷經上百萬年的演化,最終呈現極其複雜樣貌的人類而言,至始至終更將處於社會生活,使得大出離仰賴生理及心理上的抽離,將因此顯得不實際。

老闆認定宗教所衍生的相關思想學派,必須在歷史上經得起萬般動盪的考驗,我則補充類似於早期猶太教,乃至於後續衍生出基督教期間,耶穌基督因應這些動盪而產生教義上的不斷演化,進而涵納越來越多人對其產生信仰,因此獲得老闆深表認同。老闆緊接著表示歷經多災多難,才能因此激勵出人類內在至高無上的神性,進而產生應對外在險峻情勢的關鍵心態。此便是綜觀歷史下,基督教思想能夠挺過這些關鍵時期,並且實際應用於現今生活的重要內涵。

老闆另外表示,觀察宗教初始興起的地理位置,亦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,而以色列自古以來便夾雜在帝國之間,歷經多次的摧殘卻又退無可退,十足象徵著面對苦難的典範。我則補充東亞大陸的帝國,面對無法因應的沿海情勢,慣常地採取鎖國政策,而就算列強侵略亦堅持文化主體性,「中體西用」便顯露出此意向。在主體無法容納異己學說,進而徹頭徹尾產生重大改革之下,使得宗教觀念固守於自有的地域性,無法產生類似於基督教思想的演化,轉化為另一種層次的思想,此便是一個與基督教不同的關鍵面向,老闆頻頻點頭深表認同。

最終,老闆引述了聖經約伯記的篇章,闡述了撒旦向耶穌言明,由於耶穌保護約伯所擁有的一切,約伯才會對其產生深度的信仰,但耶穌深表不認同,而示意撒旦儘管約伯一無所有,依舊會如此深愛著祂。撒旦在不相信之下,刻意剝奪了約伯深愛的一切人事物,在其萬般傷心之下,好友們各自進行事後歸納,推測了種種可能的原因,依舊無法平息約伯心痛欲絕。約伯內心神聖的聲音升起,約伯對其抱怨著為何信仰虔誠,卻依舊失去所愛一切?耶穌卻細數著自身過往為人們所做的偉大事蹟,進行有力的回應,並且不間斷地反問著當時約伯身在何處?耶穌見約伯自此靜默下來,更進一步告訴約伯,不應該以自己個人的好惡,反過來懷疑全知全能者!約伯徹底在悲痛中覺醒過來,坦言自身的無知而隱藏了耶穌的旨意,更對祂說出了「我從前風聞有你,現在親眼見到你。」同時,開始反省自己的一言一行,並且誠心地為自己好友們祈禱,以平息耶穌發怒於他們的胡亂歸咎。最終,耶穌有鑒於約伯的誠心,更加倍賜給他從前所有的一切。

老闆語重心長地說道,一個人要在歷經傷悲下,懂得穿透自身引發的重重情感,才能進入內在的寂靜空間,從中領悟出人生的真理,這對於每個人來說是件相當不容易的事情!許多人可能直到死前都無法達到此境界,只有在死亡那一瞬間身心與世間一切解構後,才能觸及這般真理。絕大多數的人皆被自身所困,逃脫不了當下的困境,進而改採更高層次的視野觀看自己,於是眼前所見一切皆為浮動狀態,但親身力行而參透這一切後,其實所見人事物並非無常,反而能清楚地看見本質,所以永恆在此之後其實是存在的。換言之,基督教思想本身歷經百般的波折,實際上非常實用於每個人生活中,所以我勸你不要浪費時間,好好深耕於基督教思想吧!

此時將屆晚餐時刻,向老闆道謝而別離,踏上返家的路途,方才灌頂的深度對談,使得眼前的一切異常明亮。我的腦海中浮現老闆最後的一段話:他坦承這些年已經越來越少說那麼多,因為聽得懂的人實在極少,就算有機會說出來,能聽懂其中意涵的人更是少數中的少數,而就他與我午後的對談來斷定,他讚許我擁有這樣的智慧。這些話語讓我回想起數年前職場的困頓,如何使我辛勤地藉由內在苦功,鍛造出如今思想細膩的我,卻也更進一步令我立下志向,充當一般人與深奧學問間的橋樑。

現在的我關切著世界各地的宗教思想起源,試著釐清彼此之間的同與不同,藉此反向思考身為歷史堆疊的個體,究竟有多少細微的思想成分可供拆解,這是一趟浩瀚的內在旅程,而沿途中亦逐漸感受到何謂自我的本質,連帶地看待眼前一切更顯得愈發清明。此刻的我沒有堅決的意向,必須投入基督教的信仰,至於這趟旅程最終指向何處,或許只有深處的內在自我能夠回應!我無法知道祂究竟是誰,但就我現階段的理解,祂的確讓我的生活越來越好!

 

豆BAR
新北市中和區南華路27號
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