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ll-Thing -》 代表遭遇的「全部」事情
Part-Thing -》 代表遭遇的「部份」事情
All-Respect -》 代表思考事情的「全面」觀點
Part-Respect -》 代表思考事情的「部份」觀點
Part-Thing 1 -》 人1 -》Part-Respect1 -》行為1
Part-Thing 2 -》 人2 -》Part-Respect2 -》行為2
All-Thing 包含了Part-Thing1及Part-Thing2
All-Respect包含了Part-Respect1及Part-Respect2
人1無法批評行為2,人2無法批評行為1,在於Part-Thing1不等於Part-Thing2,或是Part-Respect1不等於Part-Respect2。
即使Part-Thing1等於Part-Thing2,但Part-Respect1不等於Part-Respect2,還是無法相互批評,因為這需要講究「感同」,去探索對方思考的緣由。
即使Part-Respect1等於Part-Respect2 ,但Part-Thing1不等於Part-Thing2,還是無法相互批評,因為這需要講究「身受」,去體驗對方置身的環境。
All-Thing -》 神 -》All-Respect
當我們走向「神」境界,或許便可以批評任何人;但因為這終其一生難得,勢必得回頭來謀求「感同身受」的目標;所以,面對他人時,我們盡量放開心胸並止住偏見,採取溝通的方式,而少用批評的方式,才能盡量放身體驗、盡量拓展觀點,以求得看見他人,亦即看見事情的多樣面貌。
(我下次寫數學式好了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