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編我體會到「一日不讀書,便覺面目可憎」,八天旅行後拾起書本,又是一番領略的天地。「人生是為了賺更多的錢」,這句話從我跟新進人員的對話中浮現而出,也讓我見證資本世界不著邊際的威力;我僅僅回覆了「賺錢到最後會到達一個臨界點,過了之後與人生中真正重要的事情,幾乎呈現脫鉤的狀態。」只見新進人員似懂非懂,我也只寄望「時間的行進」及「人際關係的互動」,能夠讓他在未來想起我這段話。人類的大腦運作,與資本世界灌輸的無形觀念,似乎徹底地背道而馳。人帶著幼時的「情感記憶」與成年時的「自我記憶」生活著,憑藉著毫無覺察的「情感記憶」,與周遭人經營關係並維持互動,同時運用「自我記憶」體現出屬於自己的故事;當兩者完全脫鉤時,一個人其實可以說是活在「自我時空」裡,述說著人生的故事;當「情感記憶」融入「自我記憶」時,一個人會仔細審視自己與他人互動的情形,反思自身後斟酌他人行為,以此營造編寫出真正的人生故事,這樣的故事網羅自身與他人,往往才是過了錢財臨界點後,持續成長幸福的關鍵。換而言之,也就是反思榮格所言的「投射」,並營造阿德勒所言的「歸屬感」,似乎才是順應基因控制下的人生幸福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