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過近七年閱讀的生涯中,一本書仔細看完後,能讓我還想再看很多遍,這種貼切的感受實在不多。「被討厭的勇氣」這本書,讓這種感覺近日又湧上心頭,書中對工作及生活,滿懷失意的年輕人,來到哲學家的心理諮詢室,透過說出內心對生活周遭人事物的深刻感受,尋求哲學家的幫忙,希望能重新找回在生活中自我的立足之地。書中哲學家對年輕人說:「這世界其實很單純,只是你的主觀讓世界變複雜。」以此為開端,展開一連串對於人生要義的談話;談話內容依循阿德勒個體心理學原則,不斷佐以生活實例輔助說明;從一開始,年輕人視此原則為謬論,到最後內心完全信服,面對這一整個過程,讀者猶如年輕人的化身,透過哲學家不斷的講解之下,慢慢洗滌內心不安的塵霾,這部份是我認為最鼓舞人的地方。我認為這本書適合任何人閱讀,閱讀完後,對於自我人生的見解,會多了更深一層的省思。在此真心誠摯地推薦給各位。
「發揮人生的價值,在於積極參與人生的任務,這包含工作的任務、交友的任務及愛的任務 ,其中建全的家庭關係,為愛的任務之首要;人們透過積極參與共同體,逐步在其內貢獻而幫助他人,會產生自我的價值,使得人們有勇氣,去面對人生的任務;其中共同體在人生的任務中形成,是ㄧ個由眾多人際關係網絡所組成。」這段話告訴了我:「人無法脫離群體生存,所以人生的重大意義在於:面對所有與人的關係處理得宜,對於家庭及工作失去熱情,要試著從與人的心理層面著手,去分析哪個環節出了重大問題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