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行為投資金律」讀後感想

Posted on

Posted in 書籍閱讀

 

getImage

 

投資是一個融合「心理學」及「金融學」的活動,除了能獲得財富外,還能因此進一步認識自己;由眾多具體的個人得以形成抽象的市場,也同時意謂著個人的性質,造就了對市場的影響力,於是透過個體行為的探究,發現純然理性的模型並不存在,卻是更多行為偏誤的模型衍生而出,甚至佔據支配性的因素,這些即是「行為投資金律」這本書的核心內涵。前半部以貼近生活風趣的口吻,集中探討在投資上,人類常見的行為偏誤;後半部則繼承上半部,專注地探究在投資三大風險「系統風險」、「非系統風險」及「行為風險」中的行為風險,並引領出RBI(Rule Based Investment ,規則基礎投資)的原則,適時透過原則的檢視,將能導正投資人無形中所造就的行為風險,這其實意謂著投資應當有紀律,不應任意隨著外在資訊的變化,而以偏差的觀點扭曲實質內容,造就內在情緒的過度變化,而做出扭曲的行為;因此,「一致性的程序」、「市場的清晰度」、「留在市場的勇氣」及「集中的多樣化策略」成為規則基礎投資的核心。最後,在選擇投資標的方面,探討「價值投資」、「品質至上」、「風險考量」、「跟隨領袖」及「順勢推力」五個因素,一舉將行為投資的內涵加以強化。了解投資個體的心理因素,必須放在核心之處進行考量,也透露出這其實是個雙面刃:他人會因為心理因素而造成錯誤的行為,因此能持續地為我們帶來優勢;然而,同為人類的我們,也免不了落入錯誤行為的陷阱中,所以,一套能嚴格奉行的投資金律,才會顯得如此重要,也是在長期投資上,真正拉開我們與眾人的關鍵之處。
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